历史上这5个人谁都不敢杀,因为只要他们一死,国家就灭亡!
我们都知道中国历史上有过许多著名的将领,他们的存在往往能力挽狂澜,但是也并不是不可或缺的,比如我们知道的白起,他死后对秦朝的影响也非常小,再比如清朝的多尔衮,他死后,清朝也变得越来越辉煌!但是有些将军,虽然并没有那么出名,但是他们却比一些著名的将领有用的多,因为只要他们一死,他们守护的国家就会灭亡,毫无道理可言!下面就给大家盘点一下历史上只要一死,国家就灭亡的将军!
排在首位的就是战国将领李牧!这位将军相信大家一定非常熟悉,司马迁在史记中也曾提到他,并且给予的评价非常高!里面提到:“李牧者,赵之北边良将也。常居代雁门,备匈奴......以便宜置吏,市租皆输入莫府,为士卒费.......日击数牛飨士,习射骑,谨烽火,多间谍,厚遇战士”。说的是李牧这个人最开始的时候是守卫赵国边疆的,主要是为了抵御匈奴人的进攻!除此之外还把所有的收入都给了戍守边疆的将士,并且还做出一些列的调整,这让边疆的将士对李牧非常爱,即使是匈奴人,看到李牧治军严谨,也不敢来犯!
展开剩余87%这样的李牧的确让人非常敬佩,也让赵国的国君非常放心!事情发生转变是在长平之战后,我们都知道长平之战的失败,和赵国的上位者有着很大的关系,但是赵国的上位者中了秦国的离间计,直接把老将廉颇架空,然后换上了只会纸上谈兵的赵括,缺乏实战经验的赵括直接战败,虽说胜败乃兵家常事,但是能输到40万赵军被全部坑杀的就没有几个了!也正是长平之战,让赵国元气大伤!这个时候的赵国君主才回过神来,为了挽回损失就调回了在边疆的李牧!
李牧回来后,花了很长时间才整顿好战局,而廉颇在和燕国的战争中,也为赵国迎来了5座城池!这样一来,虽说赵国失去了40万士兵,但在两位将军的努力下,很快又恢复了元气,并且还是能和秦国并立的存在!这让秦国非常不满,于是再次使用了离间计,这次受波及的是李牧,最后李牧直接被赵国上位者诛杀,而廉颇那个时候也在其他国家流亡!没有了良将的赵国很快就灭亡了,可以说是典型的作死!最可惜的就是李牧,没有战死沙场,马革裹尸,却被自己人杀死,估计赵国有这么昏庸的上位者,灭国只是早晚的事!
其次就是战国时期的项燕!可能很多人不认识他,但是如果说项羽是他的孙子,是不是就有印象了呢!项燕在楚国完全是顶梁柱般的存在,因为他的存在,楚国才能坚持那么久!司马迁的《史记》中是这样记载的:“荆将项燕立昌平君为荆王,反秦于淮南。二十四年,王翦、蒙武攻荆,破荆军,昌平君死,项燕遂自杀。”意思是说项燕对战王翦时战败,之后直接自杀,这样的结局让人觉得非常眼熟,那就是他的孙子项羽,在战败后也和他的做法一样,直接选择了自刎,简单来说都是少了点担当!
项燕死后,楚国因为没有人能挑大梁,果断选择了臣服,可以说是秦国统一六国期间,征服的最容易的国家!所以有人说,项家的两个男人的投降,铸就了两个伟大的王朝,一个是最先完成大一统的秦国,另一个就是把匈奴打得再也不敢来的西汉!可以说没有项家两个男人的的自杀,也就没有了这两个辉煌的王朝!有的人甚至觉得项家应该不难么快灭亡,因为只要项家的男人多自杀几次,那么中国历史上就会多一个辉煌的王朝!可见项家对中国的贡献有多大,但是值得注意的是,项燕虽然成就了秦国,但是身为楚国将领,最后的自杀真的没什么可取之处!
第三个将领就是王彦章,这个人更不出名,甚至很多人听都没听过,因为他身处的朝代并不怎么出名,甚至和他相关的历史人物也没有。王彦章是南北朝之后的五代十国时期的将领,当时他所说的阵营是后梁,也正是因为有他在,后梁才能坚持那么久,比起项燕,王彦章可以说是非常有担当了!后梁是五代十国一个非常小的政权,因为自身实力不强,所以早晚会被灭,很快强盛的后唐就来了,为了保护自己的国家,即使是以卵击石,王彦章也直接上了战场!
结局在很多人的意料之中,后梁战败,作为顶梁柱的王彦章也直接被俘,之后不久又直接被杀!在之后后梁就从历史上消失了!王彦章常说:“貂死留皮,人死留名”!他自己确实做到了这一点,并且留下的名声还非常好!但是和前面两位一样,王彦章的死,也直接导致了后梁的灭亡!但和李牧、项燕不同的是,他的死没什么值得争议的,因为他是唯一一个死得其所的将领!
还有一位将领也有这种神奇的功能,他的名字叫孙传庭,朝代是明末!清朝编修的《明史》中明确记载到:“传庭死而明亡矣”,意思不言而喻,就是孙传庭一死,明朝必亡!明末的时候,也是有许多将领的,但是由于对手比较出名,所以他们就显得有点不起眼了!孙传庭的一生几乎都在征战,我们都知道明朝末年的时候战乱比较多,不仅是农民起义,还有关外的女真人虎视眈眈!可以说没有一天太平日子,作为优秀将领的孙传庭怎么都闲不下来!
早期李自成还没起来的时候,孙传庭的主要敌人就是高迎祥领导的农民起义军,孙传庭在杀死高迎祥后,又开始正面对上了李自成!虽然都是农民起义,但是李自成显然没有那么不堪一击,要不然也不会在历史上留名!由于李自成提出的一些政策比较受普通百姓的欢迎,在当时很受普通百姓的拥戴,在陕西潼关的战役中,孙传庭直接战败,后来李自成的军队就占领了西安,在之后没多久就攻入了北京城,最后崇祯帝煤山自缢,明王朝彻底宣布灭亡!如果孙传庭不死的话,那么西安就不会城破,北京也就安全无虞!
也难怪就连修编《明史》的清朝人,也认可孙传庭的功劳!如果明朝多几个像孙传庭一样的将领,那么明朝最起码也可以在撑上一段时间,到时候在使用一些计谋,让皇太极和李自成打起来,明朝说不定就不会亡,这样一来也就不会有后面屈辱的中国近代史!
最后一个将领就是石达开,这个将领非常有名,尤其是熟悉中国近代史的人,对他的生平一定非常了解!与其说石达开是一个国家的将领,倒不如说石达开是一个政权的领导者!清朝末年的时候,石达开和杨秀清、韦昌辉等建立了太平天国,前面的过程非常顺利,但是天京事变后,太平天国开始分裂,几个元老各自为政,最后直接被曾国藩全部消灭!其实之所以说石达开很厉害,主要是因为他既有武将的勇猛,也有文臣的格局!天京事变前,石达开曾经拜访过后来的晚清四大名臣左宗棠,当时和他一样求贤若渴的还有曾国藩!左宗棠是一个比较有远见的人,所以在当时选择了为太平天国效力!
这让石达开非常开心,于是打算把左宗棠引荐给杨秀清,当时杨秀清给的回答是多管闲事,不想用左宗棠,这就非常不给石达开面子了,于是只能再三挽留左宗棠,这次太平天国之行,让左宗棠看清了太平天国的内部矛盾以及刚愎自用,所以直接决定另找伯乐!并且在临走前还送了石达开八个字:“武将有余、文臣不足”!这八个字可以说是警告,但是太平天国并没有人当真,于是不久之后天京事变爆发了!
石达开作为其中的领导人之一,被迫离开了南京,甚至连和自己的妻子诀别的机会都没有,离开南京后,石达开转战两湖和江西地区,没过多久就爱四川大渡河战败被杀!在之后太平天国就一落千丈,没坚持多久,就直接灭亡了,可见石达开对太平天国的重要性,如果太平天国在鼎盛时期不注重享乐,而是励精图治,重用文臣的话,说不定中国近代史就会改写!
俗话说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,一个优秀的将领,对于一个风雨飘摇的国家来说就是救命稻草,但是有些掌权者却不知道珍惜,甚至还刻意疏远或者杀了他们,这样一来,自己的国家不灭亡才怪!或许也只有国家灭亡了,他们才意识到这些武将的重要性,但是那个时候说什么都已经来不及了,只能独自承受亡国之痛!而这些死去的武将如果能重来一次的话,还会不会选择为这样的国家抛头颅,洒热血呢?
发布于:天津市